close
剛剛看了民視的美麗人生,對劇中杜聰明在對教育跟學術研究的堅持覺得很感動
為了更了解他,在網路上蒐集了他的資料如下:

簡介

杜聰明(一八九三-一九八六)
臺灣第一位博士。字思牧。臺灣淡水人。
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畢業,杜聰明在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求學時,即關切中國命運,他和同學蔣渭水、翁俊明經常聚在一起商討如何聲援中國的革命運動,並且募款寄往大陸,捐獻革命資金。
一九一四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他的成績原可擔任月薪十五元高薪的醫員,然而他獨衷基礎醫學研究,放棄了此機會,也捨棄了懸壺濟世的打算,選擇進入研究所,潛心於細菌學研究。經過一年多的歷練,覺得有必要再吸收更高深的學問,乃決意赴日留學。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杜聰明獲得醫學博士證書,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第九五五號醫學博士,也是「日本人以外外地及外國人授與醫學博士」的第一人,杜聰明成了「臺灣第一位博士」,當時臺灣報紙都報導了此一盛事。
一九二一年任臺北醫專教授,曾往美、英、德、法諸國留學研究藥理學。自歐返國後,積極致力於鴉片中生物鹼的藥理研究。一九三七年,任臺北帝國大學教授。
戰時,殖民政府推行皇民化運動。一九四0年二月,杜聰明被推舉為「國(日)語家庭」代表致辭,然而他託辭不去。依規定,國語家庭要廢止臺灣式「公媽盦」(祖先祭祀牌),他堅持不廢。
光復後,任臺大醫學院教授兼院長。並當選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二二八事件後,臺灣省政府成立,杜聰明被任命為省政府委員。一九五四年創辦高雄醫學院,任院長。曾被聘?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奉派往日本及歐美考察醫學教育。
杜聰明一生從事醫學教育與研究,他的「臺灣第一位博士」的成就已屬不凡,更值得大書特書的是,他指導了四十幾位博士生。早在一九三三年,即造就了第一位弟子邱賢添,獲得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還有名譽學界的李鎮源、宋瑞樓,都是他的及門弟子。


年表

一八九三年,出生於滬尾(淡水)北新庄。
一九0一年,入淡水北新庄車埕書房修業漢學;老師為其長兄杜生財。
一九0三年,入滬尾公學校(後改為淡水公學校)就讀。
一九0九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滬尾公學校。高分考取「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因體格檢查丙下,險被拒入學。
一九一三年,因袁世凱欲稱帝,與翁俊明攜帶霍亂病原菌至北京,計劃暗殺袁世凱,但事未成功。
一九一四年,以第一名畢業於醫學校,任台灣總督府研究所雇員,研究細菌學。
一九一五年,入京都帝國大學醫科大學。最初研究內科,後改為研究藥理學,受森島庫太教授指導。
一九二一年,歸台任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助教授兼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技師,敘高等官七等。
一九二二年,四月升任醫學校教授。五月與林雙隨小姐結婚。十二月十六日正式獲得醫學博士證書,為台灣首位醫學博士。
一九二五年,任台灣總督府在外研究員,赴歐美留學。
一九三0年,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囑託,領導鴉片癮者的矯正治療工作,並成立「台北更生院」做為治療處所。
一九三七年,受任為台北帝國大學教授,擔任藥理學講座。
一九四五年,四月任命為台灣總督府評議會員,十月參加台北市公會堂台灣省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十一月被派任台灣省立戒煙所所長。十二月被聘任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兼附屬醫院主任及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
一九四六年,推選為台灣醫學會會長。
一九四七年,三月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委員。四月任台灣省政府委員。
一九五三年,七月卸任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職務。
一九五四年,創辦私立高雄學醫學院,並任該校院長。
一九六六年,辭去高雄醫學院院長職位。
一九六七年,受教育部派遣出國,考察日本及歐美之醫學教育,同年成立「杜聰明獎學金委員會」,以獎助醫學文化為目的。
一九七一年,推舉為台灣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一九七九年,聘為台大景福基金會名譽會長。
一九八六年,因病去世,享年九十三歲。

生平事蹟

一、計畫暗殺袁世凱
  杜聰明青年時代,常被人提起一事蹟,即計畫暗殺袁世凱,當時台灣青年雖受日本統治,但漢民族的意勢很強,尤其是醫學校的學生,蔣渭水還租一間店鋪,稱為東瀛商會,平時販賣文具圖書,事實上,做為這些熱血青年秘密集會的場所。民國初年,袁世凱欲稱帝時,杜聰明與翁俊明被推為代表,至北京暗殺袁世凱。計畫帶著霍亂病原菌投入袁世凱居所的水源地,但至北京後,對環境生疏,且當地戒備森嚴,不是預想中的那樣容易進行,只得離開北京返臺。

二、負笈東瀛,獲得醫學博士
  通常「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的畢業上,開業皆能賺大錢,但杜聰明獨衷於基礎醫學的研究,故畢業後進入「台灣總督府研究所」充當雇員,受崛內次雄校長的指導潛心研究細菌學。過了將近一年,杜聰明覺得自己學力不夠,乃決定赴日進修,大正四年(一九一五)進入京都帝國大學,最初在賀隆降吉教授指導下研究內科,後轉入物理學教室,受當時日本最出名的藥理學者森島庫太教授指導,從此亦決定了杜聰明一生研究藥理學的志業。大正十年(一九二一)十月二十一日歸台赴任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助教授兼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技師敘高等官七等,是台灣人被任命為高等官的第三人,前二位是林茂生及蔡伯毅。同年十一月提出博士論文的申請,大正十一年(一九二二)十二月十六日正式獲得醫學博士,為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第九五五號醫學博士,且是台灣人首位獲得醫學博士者,杜聰明能拿到連日本人自己都難以獲得的博士學位,成了當時轟動社會的大事。

三、研究去除鴉片癮之治療法,促使設立更生院
  杜博士自大正十年(一九二一)歸台,任教台北醫專,即致力於鴉片中生物鹼的藥理研究,昭和四年(一九二九)先於萬華,施乾所主持愛愛寮(專門收容乞丐的處所)成立醫務室,開始實驗去除鴉片癮的新療法,接著向台灣總督府提出「鴉片癮矯正治療醫院設置建議書」,當時因國際聯盟第三十四回理事會決議要派員調查遠東的鴉片抽吸情形,因此日本統治當局立即同意於昭和五年(一九三0)一月十五日成立「台北更生院」,專門治療鴉片癮者,由杜聰明實際負責營運及管理,他並發明了一種微量嗎啡成份的定性定量檢查法,只要檢查癮者尿液,即可知道癮者有無偷吃鴉片或施打嗎啡,此發明是醫界的創舉,後來為世界各國普遍採用。更生院前後維持了十七年,共矯治一萬一千四百九十八名患者,至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完成全部癮者的治療工作。

四、重視本土醫學資源,研究蛇毒及中藥
  台灣地處亞熱帶,由於濕熱的天然環境,使台灣出產的蛇類多達五十一種,毒蛇有十五種,杜博士自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台北帝大藥理教室成立後,即從事蛇毒藥物及毒物學的研究,研究出毒大致可分為出血毒與神經毒,神經毒素的作用類似嗎啡與古柯鹼,將其製成注射液可治療神經痛及對疾病疼痛的鎮痛劑,取代了鴉片、嗎啡,又沒有成癮之虞。此外,亦致力於中醫的研究,提倡中西醫學一元化,著有「中醫(漢方)治療法概論」及中西醫學史略、中醫藥學評論等書。在對中藥的研究中,最為人所知的重要貢獻是自木瓜葉中,抽出有效成分carpain對赤痢症有相當療效,成為赤痢病症的特效藥,在二次大戰期間治癒了許多患者。

五、創辦高學醫學院
  民國四十二年(一九五三)七月三十一日,杜博士卸任台大醫學院院長後,即積極組織私立台灣醫藥專科學校創設籌備委員會,經過幾番奔波,獲得陳啟川先生願意捐贈高雄十甲的水田地,再加上當時教育部長張其昀先生的配合,使得學校能順利創建,將校名改為高雄醫學院,民國四十三年十月十六日,借用愛國國民學校的禮堂舉行開學典禮。此外,為了提升山地的醫療衛生,在民國四十七年(一九五八)九月開設「山地醫師醫學專修科」,招收山地籍高中及同等學校畢業生,經過醫學教育訓練後,分配至山地鄉衛生所服務,嘉惠山地同胞,貢獻甚多。杜博士創辦主持高雄醫學院十二年後,於民國五十五年九月十三日辭去院長職務。


轉錄自奇摩知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m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