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馬祖玩的時候發現閩東不只有很特殊的閩東建築

而且馬祖還有很特殊宗教信仰:媽祖、白馬尊王、臨水夫人、陳將軍..等

媽祖信仰在台灣也有,其信仰來源不再多述

馬祖列島中以南竿馬港天后宮最為特別為代表,

旅遊說明中便記載:"相傳媽祖林默娘因父出海遇風覆舟失蹤乃投海覓親卒殉身負父屍漂流至南竿塘沃口,
居民感其孝行乃厚葬於此(廟中央石方即為墓穴)並立廟奉祀‥‥"

與台灣信仰的說法相異,但是在各島各鄉村廟宇中,媽祖幾乎為各個廟宇的主神 !

可見馬祖人民對媽祖信仰程度和台灣一樣無異



白馬尊王亦深受到馬祖居民的愛戴,

白馬尊王廟在台灣本島卻很少見,因此特地上網搜尋了一下

發現其典故來源主要有兩種;

第一個來源為:閩月國王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3%A2_(%E9%96%A9%E8%B6%8A%E5%9C%8B%E7%8E%8B))

第二個的"王審知"故事性比較強(http://www.matsu.idv.tw/topicdetail.php?f=4&t=9107)

故事如下

話說唐朝光啟元年(885年)正月,距今1112年前,黃巢部將秦宗權發兵攻打光州(現今河南省川縣),光州刺史王緒畏懼,率領部將王潮、王審知及民兵、眷屬等五千人向南流竄,沿途燒殺搶掠;在唐朝末年的滾滾亂世當中,這支官兵隊伍竟然一度變成了土匪。

 這支「亦兵亦匪」的武裝移民,最後在閩中定居了下來,他們正是大多數馬祖人的祖先;其中一位平日愛騎白馬的王審知,也就是現今普遍受到馬祖民眾祟拜的「白馬尊王」。

 由於王緒暴虐無道,後來被王潮等部將所殺,王潮率兵先後取下泉州、福州,盡據閩中五州之地。王潮去世後,其弟王審知繼位為節度使,後來被中原軍閥朱全忠封為「閩王」。

 農人出身的王審知是一位賢明的領袖,在位二十九年期間,閩中經濟繁榮、民生樂利,中原人士投奔王氏者絡繹於途,史稱「十八姓隨王」。由於他生前愛騎白馬,又是排行老三,部下都稱呼他為「白馬三郎」,死後遂被閩北、閩東居民尊崇為「白馬尊王」,感謝他治國安民的功勞。

 現今馬祖各島除了西莒以外,幾乎各島各村都奉祀白馬尊王;而在有碑文的廟宇中,東引白馬尊王廟記載該廟肇建於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距今343 年,可能是馬祖列島最早興建的白馬尊王廟。 




臨水夫人(http://tw.myblog.yahoo.com/ass20184/article?mid=461&prev=478&next=425)

在馬祖發現廟宇中一定會有臨水夫人,但是我發現在台灣好像很少看到

經過網路搜尋發現,其實臨水夫人就是陳靖姑、順天聖母、註生娘娘 

陳靖姑,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下渡鄉,世代旺族,樂善好施,持齋行仁。其父陳昌,官拜戶部郎中,為人清操自守,勸人行善;其母葛氏,幽嫻貞淑,在臨窗刺繡 時,忽然精神恍惚,仰天呵欠,將「觀音」血雲吞入腹內而懷孕。許多資料記載陳靖姑為古田縣人,應有闕誤。祖廟臨水宮是位於古田縣,但是臨 水 夫人-陳靖姑為福州市下渡鄉人。生於唐代宗大曆二年(西元767年) 正月十五日 ,仙逝於唐德宗貞元六年(西元790年) 八月十五日 ,出生年記載頗多版本,唯有出生日與仙逝日是相同的,本處以最多記載資料為準。取名「靖姑」,其母臨盆之時,景雲覆室,紫氣盈庭,謂為吉祥之兆。陳靖姑自 幼就聰穎過人,三歲就能通曉經書,個性賢淑端莊,秉賦特異,通曉玄義,悟解玄機,繡房靜養,持齋禮佛。十三歲時,拜閭山派閭山大教主-許真君門下,精修道法,十六歲學成歸里。陳靖姑在十八歲奉雙親之命嫁於福建古田縣的劉杞。

在閭山期間,陳靖姑盡學師父 許真 君所傳授閭山絕學,師父 許真 君告知此姻緣乃天命註定,要陳靖姑遵從婚約。但是婚事未能從此順利進行,陳靖姑在18歲之前,劉杞被長坑鬼和白蛇精聶於白蛇洞,陳靖姑便破白蛇洞救劉杞( 因此與白蛇精結下冤仇 )。之後又發生許多事情(例如收猴精、降虎精、降妖除魔等事情),多人前來請求解決緊急危難、除妖佑民之事。成婚之事坎坷,一再拖延,一直到18歲時才順利嫁與劉杞,所以是受盡考驗才順利嫁給劉杞。

陳靖姑斬白蛇精
唐 朝主政福州的閩王王審知,因閩王寵悻王后陳金鳳,白蛇精為報被毀洞之仇(陳靖姑十八歲時,為救未婚夫劉杞破白蛇洞),於是聽從長坑鬼之計,白蛇精將王后陳 金鳳攝回「長坑洞」中,白蛇變成陳金鳳模樣,佔據長春宮,朝夕與閩王淫樂,三十六宮娥打入冷宮,全部變成它白蛇精腹中之食物。白蛇精處心積慮報仇,欲加害 陳靖姑,便迷惑閩王取陳靖姑的心,以治其病。陳靖姑聽聞白蛇精再次危害人間,甚至隱居宮中,便將計就計進入閩王王宮內,降伏白蛇精,僅將白蛇精斬為三段, 將白蛇頭鎮於白龍江之龍潭壑中,中段鎮於西門開元寺鐵佛殿古井中,尾段鎮於井樓門七穿井中,才會造成日後陳靖姑被白蛇首盜食胎體之機會。

救活三十六婆姐
據 載陳靖姑將白蛇精斬成三段後,救出王后陳金鳳,及把被白蛇精吃掉的三十六位宮女的骨灰排列,自己被頭散髮,吹角步斗,念動真言咒語,轉動天地之精氣,施水 火煉度,並繪護身成形硃符,按在骨灰上,又吹洞鼓角,布以閭山正法,頓成人形,恢復為原宮女模樣。閩王大悅,感念陳靖姑救王后有功,便將三十六位宮女賜予 陳靖姑為徒,為今稱呼的「三十六婆姐」。陳靖姑盡心傳授三十六婆姐閭山正法,使祂們皆俱能捉妖除鬼怪及救難產、扶危、護嬰等法力。


二十四坐化升天
陳 靖姑三年學得閭山正法,拜別師父 許真 君欲返家時, 許真 君再三告誡陳靖姑只管一直往前走,不可回頭觀望,但陳靖姑捨不得師父,方走了二十四步又回頭去找師父。師父告知陳靖姑在二十四歲時必有大難,只好再三交代 她二十四歲那年,千萬莫行法事及動法器,方可保得平安,並送陳靖姑三項法器「牛角吹、法繩、寶劍」以防不備之需。在陳靖姑下山行道時,因為為平世得罪許多 妖怪,造成未婚夫劉杞被白蛇精及長坑鬼拘禁,十八歲時陳靖姑為救未婚夫劉杞破白蛇洞逐白蛇精與長坑鬼。在陳靖姑二十四歲時,福建臨水鄉一帶久旱不雨,和苗 枯萎,災情嚴重。鄉民爭相請託陳靖姑施以閭山正法祈雨,陳靖姑為救百姓黎民,那時逢二十四歲,不顧師父 許真 君的告誡,且當時陳靖姑腹中已經懷孕三個月,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脫胎兒於娘家中。陳靖姑將胎體脫於一缸中,又將缸倒覆罩住,將房門關好,施以法術化一八卦 圖蓋住,又取草繩一條放在門後,符水一噴化成一隻猛虎鎮於後門,交代其母葛氏如果有人叫門千萬不要出聲,交待完後符水再一噴,念動真言咒語,將屋化作一座 蓮池,中央栽種蓮藕,佈滿蓮葉、蓮蓬,將房屋密密地包住。陳靖姑將屋子遮好後,料來無事了,便乘蓆在(臨水洞旁)白龍江之龍潭壑作法,焚血書、步罡踏斗、 唸動真言咒語、召雷、驅電、呼風喚雨、縮地騰雲、移山倒海、長達天庭,霎時間烏雲密佈,天降甘霖,萬物復甦。陳靖姑於(臨水洞旁)白龍江之龍潭壑(相傳為 閭山大法院入水處),施以閭山正法求雨時,因為其母葛氏中了計謀,不小心透露了胎體所在,被鎮於白龍江之龍潭壑中的白蛇精的蛇首為報被毀洞之仇及被斬成三 段,於是結合與陳靖姑結怨的長坑鬼盜食胎體,陳靖姑因胎氣大損,陳靖姑拖著殘剩體力繼續追殺白蛇頭與長坑鬼,長坑鬼生性狡猾被逃走遁入水中,白蛇頭逃於臨 水洞中,陳靖姑施法將洞口封住,終將白蛇頭收伏,卻因未學救產之術體力耗盡及淋雨,而身坐白蛇頭坐化。當地居民為了感念陳靖姑的事蹟及英勇之行,尊為「臨 水 夫人」,立廟於臨水洞。所以今祖廟臨水 宮臨水 夫人-陳靖姑乃是坐白蛇頭於臨水洞中。陳靖姑在死前說:「死後必成護產之神,救人難產!」臨 水 夫人-陳靖姑就在仙逝後,靈魂飛昇到閭山請師尊 許真 君補授投胎、救產、保赤、佑童之術。羽化成神後更是民間信仰的扶胎、救產、醫病、佑童,所尊敬推崇的「臨 水 夫人」。所以福建沿海一帶信 仰臨水 夫人的女子們,為尊敬臨 水 夫人-陳靖姑,忌諱在24歲時結婚,所以造成當地女子趕在二十四歲之前嫁出,演變成當地的習俗。

助徐太守除蛇妖
宋 代徐清叟,其子媳懷孕十七個月不產,遍訪群醫束手無策,拜神求佛亦無用!舉家心怕恐有危難之際,有一婦女上門自謂姓陳,專治難產,徐大悅,請託醫之。陳靖 姑吩咐徐家人守在樓下,將產婦至於樓上,在樓上地板挖一洞,吩咐樓下家人手執棍棒,如有東西從樓上的洞掉下,隨即以棍棒打之。陳靖姑將婦女的肚子置於此 洞,施法將胎內的蛇精逼出,蛇精長丈餘,自洞掉下後,被亂棒擊斃。徐清叟子媳自此平安,徐清叟以重金酬謝,陳靖姑未受之,只要了一條手帕,徐清叟書寫「徐 某贈救產陳氏」,並問陳氏居住何處?陳靖姑臨走前,告知居於福州古田縣,出門忽不見。後來徐清叟任派福州太守,吩附家丁遍尋福州古田縣一陳姓女子,專長為 醫治難產,縣民告知有一 陳 夫人廟,供奉救產之神,常化身為一民女救婦女難產,徐清叟循線找到今古田祖廟,發現臨 水 夫人手中所執的手帕,為當初贈與救產陳氏的手帕,上有留字為證,便奏請宋代朝廷封為「崇福昭 惠慈濟 夫人」。 


歷代冊封與稱號
唐朝封「臨 水 夫人」為斬白蛇精功、「崇福臨 水 夫人」為救國平世功、「崇福昭 惠臨水 夫人」為祈雨救民坐化功、「天都鎮國顯應崇福大奶夫人」為化身救皇后難產功。南宋理宗淳祐年間追賜「順懿夫人」、「慈靖夫人」、「崇福昭 惠慈濟 夫人」,賜額「順懿」。元朝加封「淑靖」。清雍正皇后封「天仙聖母」,後又加封「天仙聖母普化碧霞 元 君」;清乾隆皇帝封賜其為「太后」,整修臨水宮,賜以同太后等地位之『戲台』,廟裡立文武百官神像以尊「太后」之尊號;清道光年間封「順天聖母」為化身救道光皇后難產功。

專長與民間信仰
除妖、扶危,解厄、保胎、救產、保赤、佑童、抱送子嗣、濟世渡眾、醫病、驅邪押煞、起土收煞、安胎、請神、收驚等,以閭山正法救民萬世。

 

陳將軍

而陳將軍也常出現在偏廳的一個當地信仰,主要故事為:

陳將軍為西莒的地頭神。明末清初時,將軍為鄉里居民斬除殘暴的縣令後攜妹逃亡至海上,因不甘落入官兵手中,選擇鑿洞讓船沉落,傳說陳將軍死後,屍體怎麼搬也搬不動,漁民因此求將軍顯靈,想不到黃昏時漁船竟滿載而歸,果真將軍顯靈,很靈驗。隔日,漁民再次許願,同樣獲得滿滿的收獲,因此就地建立「將軍廟」以紀念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m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